【古典風味的美麗與哀愁--《鹽田兒女。蔡素芬》《橄欖樹。蔡素芬》《千江有水千江月。蕭麗紅》】








0。
  上省圖借書時,看到了鹽田兒女和千江有水千江月時,突然之間就想寫寫。
  就是這麼的突然。沒有原因與理由。只是一個感覺罷了。:p
Ⅰ。
  鹽田兒女。某一年聯合報辦的文學獎的得獎作品。書的出版日是1994年,那麼該是差不多那個時期的前一、兩年的得獎作品吧。(得獎的作品通常是在報上連載完後才出書的)
  鄉土文學。也許可以這麼的說--鄉土味很重的愛情小說。
  看鹽田兒女我會想起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也是一本鄉土味很濃的文學獎小說。
  《千》書早於《鹽》;《千》書是1980那一年的聯合報文學獎的得獎作品,是一本用了大量的方言(閩南語)來書寫的小說。
  和《鹽》不同之處在於,《鹽》的主軸在於明月和大方的感情--細細的,像水流般。不是是如大火般的激烈,而是溫溫的小火。隨著時間溫熱了青梅竹馬的明月與大方的愛情。
  就像所有的通俗小說般,書寫愛情定會有著阻力在。明月與大方的阻力是明月的母親。她嫌棄大方的貧窮,因為他的家裡還有一群大大小小的弟妹依賴著他。明月嫁了過去也是只有陀螺的命,更重要的是,大方不可能入贅她們家;她們家需要一個男人來撐天地。
  總之,明月與大方只能分離。從沒有明說的感情也只能在曖昧之中夭折。
  只是啊只是,明月終究無法忘情於大方。她的母親看走了眼,招贅了一個雖是好人但沒擔當亦無謀生能力的男人,在生活折磨之下,時日久了明月也想喘氣。她懷念未出嫁前的時光,更懷念她心裡的那一個人。
  所以。
  因為這個「所以」,才有了《鹽》書的第二部--《橄欖樹》。這是在眾人的呼聲中產生的故事。
  只是《橄》書的主角換成了明月與大方的女兒。明月與大方之間的波動成了書中的旁襯--不能或缺的旁襯。
  是的。明月和大方的,女兒。她的第二個孩子。
  至於為什麼就留待你/妳去看吧。
  背德嗎?別說的這麼的難聽。如果那番情境之下換成了是你/妳,你/妳,會不會背德呢?

Ⅱ。
  《千》書雖也算得上是愛情故事。但偏生它的感情就是沒有這麼的突出。就像評審說的,那個轉折太過的突然了;男女主角分手的原因太過的突然了。成了這本書中的敗筆。
  但扣除所謂的愛情之外,這本書大量的用方言書寫親情、夫妻之情、大家族之間的情。
  在《千》裡,我看的是親情、夫妻之情、和整個家族之間的聯繫。 
  有著古典之美的《千》書,讓我忍不住的再三翻閱。方言讓劇情更加的貼近人生,也為這個家族添色了不少。
  不過看不慣方言書寫的人該會看得很痛苦的。因為要自已翻成閩南語才能知道它在講些什麼。
  《千》書中有一段是在寫貞觀的大舅在三十年前被日本徵召入伍從此生死不明。三十年後突然來音訊說要回來。貞觀的外婆家因此而人仰馬翻。是喜悅也是激動。然而,回來的人身邊還帶了一個人;陪了他三十年的日本妻子。頓時整個家族的氣氛就變得很奇怪。因為他大舅在從軍之前早就娶妻並生子了,現在多了一個日本妻子,大家都不知道仍存在世上的貞觀的大妗的心情該如何安撫。
  但貞觀的大妗卻是一派的泰然,比家族裡的任何一個人都還要熱絡的招呼她的夫與他的日本妻。因為她說,三十年來她日夜祁禱當時才結婚沒幾年的丈夫還活,只要還活著,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貞觀的丫嬤對她的大妗說:這一切由妳來作主。認不認這個日本妻子由妳來作主。三十年來,我只知道大房媳婦,不知有大房兒子。
  這一段是一致公認很有感情的一段。雖然在那個年代裡,男人妻妾共存不是件什麼太令人驚異的事,但在書裡的卻是件足以翻天覆地的事。
  貞觀的大妗三十年來代夫盡孝道,將家族裡管理的一絲不紊,贏得了眾人的尊敬。如此賢德兼備的女人,有什麼理由要她與另一個女人共享丈夫
  三十年來生死不明的丈夫與三十年來陪在她丈夫身邊的女人,讓現有的生活像平地裡起了響雷,炸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但貞觀的大妗的處理卻讓人更加的敬重她。
  她說,三十年來是這一個女人替她在照顧她們的丈夫的,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而且當初若沒有這個女人的存在,也許她的丈夫就不在這個世上了。
  只要她的丈夫還活著,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她說,她的兒子也都結婚生子了,也當人家的丫嬤了,還跟計較些什麼呢?

  《千》書有很多人討論的。在bbs的book版精華區可以看得到每個人不同的觀感的。我的感覺只是個人的感覺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青春是冰做的風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