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愛情故事;或者這麼的說,是個讓人難以預測下一步情節的愛情故事。在閱讀的過程裡充滿了不確定感,不確定於,男女主角下一步會怎麼的,相愛。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在我十幾年的閱讀過程裡看過的愛情故事不知幾凡--從言情小說到大眾小說(內容以愛情為名)--閱讀的數量幾乎可以讓我摸出愛情故事裡通用的「模式」,足以讓我在看到某些情節時有著十之八九的機率猜得到下一段故事會有的情節。愛情不外乎就是如此,來來去去總不脫那幾個「模式」。
然而《巴黎野玫瑰》顛覆了我已僵固的想法;關於愛情小說的劇情的想法。
原來,愛情也能這麼的瘋狂。
故事是以第一人稱為敘述的,而且是以男主角的角度來描寫整個故事。男主角是個很平凡的工人,遇見了女主角貝蒂是他覺得一生最幸運的事。她美麗、她性感,她的一切都讓他著迷;即使她的精神狀況有時會不太好,他也仍深愛著她。如同男主角深愛著貝蒂般,貝蒂也深愛著男主角,以一種近乎崇拜的方式來愛他;在她看過他閒餘時隨手寫下的故事後,她深信她愛著的這個男人將會是當代最偉大的作家,因此當各出版社相繼的退稿時,貝蒂完全無法接受。她拿紅油漆到出版社去潑漆,到編輯家去質詢(然後劃傷了編輯的臉頰),瘋狂的抗議他們的沒眼光。而當她發現她期待新生命的到來的事只是空歡喜一場時,為了彌補這種失望的傷痛,她誘拐了小孩。凡此種種,都不是以正常人自居的我們會做出的事!比諸退稿,正常人的反應最多就是在收到退稿信件的那一種,大聲的咒罵審稿者的沒眼光、不識千里馬,然後再期待下一個出版社會是伯樂,慧眼視英雄的看到別人沒看見的才華。正常來說都是如此的反應的,那會像貝蒂有這麼激動的反應,去潑人油漆和劃傷人。相較之下,男主角的反應還冷靜的多,可能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成為作家吧。他寫作只是自愉,不是為了什麼而寫,加之他沒有像貝蒂那般的堅信與篤定,因此他可以接受這樣的答案。而貝蒂的欣賞著實讓他吃了一驚,讓他在作者身份裡飄飄然,同時也在水電工的角色裡為現實經濟而掙扎。
個人覺得男主角的角色在一般的書裡還算常見。深情不逾,對女主角的所作所為(包含任性撒潑的一面)都有著無限的包容,更甚她闖了禍(如誘拐)他也不會責罵她為何如此做之類的,還會為了讓她生活好一些而犯罪。種種的事跡看起來男主角簡直是完人,可以愛一個人愛到這樣的地步也算厲害了,現實生活裡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做得到。相較之下,貝蒂就瘋狂許多了,完全顛覆了愛情小說裡女主角的印象。她放火燒房子、攻擊編輯、誘拐小孩,更甚精神狀況會因為某件專注的事情失敗了而崩潰抓狂(是像發瘋般的抓狂),種種跡象都顯示出她是一個不討喜的女主角。但當你將整本書都看完時,卻無法討厭貝蒂,反到覺得她是一個很「真」的女人。她對任何時都是付出了全心在做,正因為太過的全心全意,因此當結果不是她所預期時,那一種的失敗讓她的精神狀況出現了問題,進而毀滅了她自己!
關於劇情就不透漏太多了,以免影響閱讀的享受。不過個人還蠻喜歡貝蒂的;在她可以如此肯定男主角的寫作才華的那一刻起喜歡上她。相信一個連自己有沒有寫作才華都懷疑的人是件有勇氣的事;連投稿的出版社的編輯們都覺得他沒有寫作才華,閱讀的我都也快被這些編輯說服男主角真的很沒才華之際貝蒂是世上唯一堅信他是有才華的人,而且將會是這個世代最偉大的作家。在一片不看好的情形下,男主角的書竟然出版了,真的跌破眾人的眼鏡。而這一切都要歸功貝蒂的堅持;如果不是她堅持男主角是成為作家的料的話,我想男主角也不會走上作家一路。貝蒂的愛是很純粹的;夾帶在瘋狂之下的純粹。她深愛著男主角,卻也開始走上毀滅之道;不止毀滅了她自己也毀滅了男主角。這種瘋狂愛戀,在世上真的很少見,在我閱讀過的愛情小說裡也沒有見過如此瘋狂又純愛的愛戀。
個人推薦度:★★★★☆